大陆正在失去台湾?
栏目:政治 发布时间:2021-04-25点击数:

“为何失去中国?”

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当中共建政,国民党败走台湾之际,美国府院曾就此展开激辩,莫衷一是。

大约七十年后,当台湾对大陆的对立情绪蔓延全岛,并形成一种价值取向时,大陆也不得不思考--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台湾?

这样的疑问,伴随着失落,在网络上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武统”思潮。多年让利后的敌视,放大了两岸不对等待遇的争议性。当冰冷的现实消耗了最后一点,大陆人被从小教育到大的,那些对台湾的美好想象时,耐心也就变成了一种虚无的道德要求。

大陆社会正在浮躁,因为台湾的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的台湾

公元2017年9月24日,台湾最高学府台湾大学,在学生声嘶力竭的抗议声中,《中国新歌声》不得不宣布停止录制,匆忙退场。学生们的抗议话语,从一开始的损毁草坪,上纲到拒绝统战,一股裹挟在台湾悲情情结中的“反中”情绪在混乱的人群中迸发,一气呵成,且充满共鸣。

在“太阳花运动”渐渐变为媒体上一句简单的陈述,太阳花世代纷纷登陆寻找生计的当口,发生在台大校园里的一场“大众狂欢”似乎在不失时机地提醒我们两岸关系的诡谲多变。那些对“中国”的控诉和不满,正在拷问着坚信“血浓于水”的我们。

王晓笛:大陆正在失去台湾?(图1)

从2008年算起,两岸开启常态化交往已近十年,但十年间的嫌隙却始终如影随形。三个月前,当大陆选手夺下LOL亚洲总冠军时,在场的台湾观众陆续离场,留下一座冷清的会馆。而就在总决赛进行时,台湾一边倒的为韩国队摇旗呐喊,掀起了一场低调的“反中”运动。

2017年,距民进党成立36年,距李登辉上台29年,距杜正胜的同心圆史观首次提出整20年。在独派意识形态呵护下的台湾孩子已经长大,并逐渐走向社会。相对于前辈们或因为乡亲或因为意识形态教育而形成的对中国的朴素想象,他们更在意“我”和“他”的二元对立的区别。

这种身份对立因为大陆的快速崛起,而演变为一种新的论述--中国因素。2012年的反媒体巨兽垄断运动,台湾学生“慷慨激昂”地走上街头,抗议传说有“红色资本”背景的旺旺集团进行媒体收购,独派学者吴介民在《苹果日报》上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中国因素”的时髦说法。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但在台湾有了别样的解读。它泛指了“中国”对台湾无孔不入的渗透及影响。在台湾因为政治乱象而经济疲弱的今天,“中国”已经是一种符号,泛化为台湾一切苦难的根源。

“内事不定责英九,外事不决怪老共。”某网友说道。

统一论述的缺陷

在一个华人社会中出现“反华”浪潮,诡异而又悲凉。

台湾大学陆生张可,曾在《苹果日报》投书,感叹北京未能在当代台港年轻人心中构建一种主流话语,以至于“失去台港一整代人”。无独有偶的是,上海台研所副主任张笑天在中评社的一次采访中提到,大陆在理论上正在失去台湾。在他看来,大陆的统一话语,太多的决定论和宿命论,现有论述主张却仍依赖于历史、民族、文化三大“过去式”叙事,却忽视了现实情况的多变与复杂,很难唤起普通民众的情感共鸣。

那个血浓于水的台湾,在百年的岁月中于边陲之地风雨飘摇。无论是日本的殖民统治,还是国民党的退守,台湾与大陆一直处在某种意义上的分离状态。纵然国民党用威权手段培植起了台湾人的国家认同,但这份认同终究只是一种想象,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毕竟,浊水溪、淡水河就在驱车几小时的地方,而长江黄河却只能在书报里被定义为家乡。

这种根基不牢的认同,伴随着国民党走下威权神位,迅速瓦解。“独派”则在民主阵地中,找到了价值同盟,站在制高点上继续穷追猛打仅存的中国情怀。在岛内拒统逐渐成为共识,现有的统一论述则充斥着“历史的挽歌”,无法给台湾民众提供“未来的承诺”。“统一”是大陆人的必选项,但对新一代的台湾人而言,那最多一种选项,一种遥远的选项。

理论上的不足,让“台独”成为了道德,而以道德之名搞一言堂,是万无一失的赌注。“台独”虽然不切实际,但拥有一套强大而完整的论述体系,并紧随时代,极具蛊惑性。无论是在话语论述,或者是统合理论的建构,大陆方面落后于“台独”。触目所及,很难找到可堪一用的替代性思想资源。

三观不合可以分享面包,却不可能擦出爱情。

重塑史观,重述认同

理论的失败的确反映了现实的困境,却未必是现实的失败。现实的可塑性,意味着未来发展轨迹仍可能回到乐观的方向。

认同的重要基础在于历史的叙事。不久前,史明基金会宣布将为史明举办百岁庆祝活动。这位左派史学家,一手缔造了“台湾四百年”,成为“台独”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在这样的话语下,四百年文明史的“福尔摩沙”,迎来送往了多个“统治者”,“中国”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谈何情感。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无论统独,现在的台湾人都不会否认自身的自主性。即便历史上某一个时段保持了和“中国”的密切关系,但时隔多年后,台湾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时间已经将统一话语中的“反常”沉淀为台湾人眼中的“正常”。

台湾在关键时间点脱离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这是台湾走向大陆对立面的根本症结,是无法改变的历史遗憾,但或许也是我们重塑历史的起点。民族的身份认同,本身就是一种建构的想象,群体的“共时性”体验,是其中核心的特征。当一个人,可以和遥远边疆的人在阅读同样的故事时,发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这样的羁绊会让两岸呈现别样的景象。

从这个角度出发,扩大及持续不断的交流仍然是重塑历史的途径。在2008年之前,大陆与台湾都存在着对对方的某种想象,虽然想象与现实的反差,让朴素的情感摔落在地上而变得四分五裂,但这或许也是新的开始。习总曾说要建立两岸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联结,也在着眼于构筑一个有别于过往的全新的历史记忆。民意如流水,即使当下的台湾,有着别于大陆的身份取向,但当流动的信息成为两岸人民心中的共同的心灵体验,那么也会为一个新的认同奠定基础。

台湾,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台湾。大陆,也不是过往的大陆。有时候,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依然抱守残缺,而困顿在一口古老的深井中。两岸存在着特殊性的联结,正因为有这样的特殊性,才使从零开始成为某种可能。这当然来自过往的历史,但也为承上启下打开了空间。如果因为历史上的种种机缘巧合,两岸失去了共同的历史体验,那么在这一波交往的大潮中,两岸可以重新书写新的历史,而这份情愫,将深深影响两岸的未来。